红拳探讨-杨宝生老师早期文章
更新时间:2018-12-05     阅读:5635     作者:中国红拳   分享到:

红拳探讨
杨宝生老师之早期文章 

                    

    红拳是一个历史悠久、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武术流派。但长期受到重文和严以择传的 思想影响,极少有专著遗文传世。至于历史渊源、内容特点,拳缘关系及拳城所及,迄今国内外亦无论述。这部有价值的红拳技艺,现在只掌握在少数年迈拳家之手,倘发掘失时,难免有人亡艺绝之虞。为了全面研究我国武术的发展.澄清红洪传误正本清源和继承此一奉系,依据国家体委79 体运字12 号《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精神,于八O 年夏起,对红拳发源地关中及拳域十省三十余市县,进行了为期半裁较为深入的社会调查工作。或查之州府县志以勘传流之误,或拓抄碑文更证传习之其.或阅叹史箱遗著哪悟课源递变之因,或访谈名流前辈以窟古今传抉.或公拍典型获路以录真形实烷。今拟从内容特点,历史和发展、基础训练、打手对扰、红拳助棍法与红洪之异阐发浅见,进行探讨。

一、内容特点.红拳之立意命名.无特可考。仅据师辈传言,取其拳架工端,套式毕华藻丽之意。及观诸套路演练,破解打手手法。红拳确系绳姿势以规矩、巧组势以涪华、搜闪展以机捷、尽扁身雀势之能独具特点之一拳系。以律斩八法,五十余势和八大组势所组成的套路,大小红拳为基础,二路红拳、关西红拳、关东红拳、月明红拳为楷棋,向有三十六路之称。然合之同化外来及拳系所属,实已近百。于基础训练.有以柔见长的十大盘功.器械以枪棍刀鞭为常,与拳械对练套路亦有七十之数.手法至百,以零手散招与排子、九拳组成打手体制,相辅业习.拳法立论,谱记套式名称及打手要言,遗有专篇。可见,在武术奉系中红奉堪称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个奉系。

二、历史和发展:明清之际,我国武术发展处在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拳家宗匠或搜一技之长自相授受,或阐发精微编著多有,或兼取韭存富种成系,或标新立异更创一家。与此同时,红拳以“西家拳”名见载之于《小知录》,大有与关东拳法韭驾争流之势。至清复以“大小红奉、关西攀”名记之有籍。宗师荤出,乾隆间有济邑宋朝佐、凤翔师已、翻州邦崇志。道成间关中业出“三三”(即三原鹤子高三、临渔黑虎邢三、渔关饿虎苏三),红拳大盛。高三(占魁)砺盘功、精子拳。访教关东,博采众长红化为一。抹手背腿独步于时,有飞腿之称名振四方。关中以远拳域红拳多为高氏所授。邢三,则精研九拳和八卦步法,以抹斩云靠为变,位单头双头母子棍法称强。力士周斌,涡少林挽枪捧洛返陕《内功图说》书之有征。兼长六合大枪法者,咸阳赵武称神枪流传有绪。至此,红拳盘势理法咸备规模,富种成系。拳域之广:“西传甘凉兼济宁新,南跨秦巴以至川楚,北蹈流沙以出愉关,东向宛洛至于晋中”。红拳已成为我国影响较大的拳系之一,西路拳法之中坚。

三、基础训练一一十大盘功。盘功是红拳根据套路演练和实敌打手需要,仿宋明八段锦制,优选十组势法精心编排成套的、以地面为依托物.静力性柔韧为主的墓础训练法。套路有多端,以高三传套为例十盘即:霸王举鼎、摊补势、力推泰山、干把钻拳、孤雁盘翅、雀地龙势、燕子衔泥、靖王托塔、魁星点斗、朝天蹬势。此种求软摧僵的朴力性柔韧训练与动力。

性溜涩脱刚的速度力量训练,历来相辅相倚,筱习同操。调荐之于专业训练。亦不失为良法。

四、打手对抗的母子拳一一九拳。九拳是红拳宗家,鉴于套路势工行美、繁华碗丽特点的充分发挥和表演性的迅速增强,大有以势掩法、打法有失之势之虑,所创造的一种专门记录红拳各色打法,练习进坟打手的母子拳。全套除连接势行步云手与燕子斜飞势外,仅有九组手法,左右演练,能尽虚实奇正之变。套路以铁靠子九拳为代表,共有十余套。如能掌握破解丰法和应敌打手变化规律,施于今之长拳自选套路训练或动作、组势、套路之创编.使势不失法,变不失本,确有突出武术特点之功,而无以法饰势,远武近舞之弊。

五、典型器械一一棍法。红拳器械以内容之丰、变化之大,首推棍法。襄括棍中单头、双头、阴手三大体系。论套路单练四十杂套。至论击之棍,独尊母子棍法。二十四母子双头棍以怀中抱月为首。换势调把,两端揭打,有直闯硬进搬下起之变,偏向侧取,击拥捣隙之功,于六母子单头棍法以黄莺照坡为始,顺手握棍如恃枪之状,吃实用于一端。双手扭扣、尽势揭杀、冲捡激荡、抓疾悍霸,施法运棍于提好银衫变化程中有枪奋民杖大帐之成,能显兵中魁首本色。更难得者,明知俊战将,棍家俞大哄,在其《剑经》多次述及之俞氏至要棍法:扁身中遭、直棍拦取、侦魏拔簧,仙人捧盘与二龙争珠势法,乃单头和双头棍法属势。以势、法名同毅之拳谓,《正气堂集)记之有迹,当系俞氏提法再传。六、红、洪之异。

拳法流派繁衍,虽有百川一源。直传再传之议,亦具同化旁出新生崛起之别。红拳再传有鄂西洪门,再生则为少林红拳,至戚氏三十二势拳法之红拳,又似一脉相承。然红之与洪犹如径渭,冀鲁兼有六合、燕青、密宗之势,许昌之拱,乃沧州济宁传授。倚竟而$lJJ 闽粤鄂省之洪,者又属南拳之风貌。别自有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首先由于红奉特点和主要内容的概括介绍。红拳历史和发展的追叙。使我们认识到红拳确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点。自成体系,普及面广。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一个拳系.是我国武术遗产的重耍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与兄弟拳系一起通过各自的本体研练,兼取他长的长期实践和杰出人物的努力,为皿荣发展我国武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对于全面研究明清我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而红拳之盘功、奉序和九拳。对目前长拳套路的基础训练、对增添表演形式、完备套路内容及破解招法,进行打手〔对抗)和武术教学均有可鉴之处,至于与明代俞氏拳法有密切拳缘关系的二十四母子双头拳与十六母子单头拳法,则又是探索荆楚长剑,俞氏棍法与少林关系、俞氏棍法西传,开展棍法对抗不可多得的珍品遗作。红拳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它的继承、发展必须遵循“百花齐放”户

百家争呜”的方针。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红拳谓本中的封建灰尘和唯心主义说教,则当是大力剔除的糟粕.

红拳探讨的撰写。仅仅是探索红拳拳系的开端,而面对如此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富的遗产全面、深人地掘和整理工作,尚有待于今后与同道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撰写工作尽管得到先辈和同道的全力支持,但终因学力所限,不过粗糙之作而已。谬误不尽之处,尚祈不吝赐教,则十分感谢

 

武术研究生:杨宝生   指导教师.温敬铭